考試經驗:巖土工程地質與巖土工程的關系
發(fā)布者:網上發(fā)布
考試經驗:巖土工程地質與巖土工程的關系
工程地質與巖土工程的關系
雖然工程地質與巖土工程屬地質學和土木工程,但關系非常密切,這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說:工程地質是巖土工程的基礎,巖土工程是工程地質的延伸,是有一定道理的。
工程地質學的產生源于土木工程的需要,作為土木工程分支的巖土工程, 是以傳統(tǒng)的力學理論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但單純的力學計算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從一開始就和工程地質結下了不解之緣。試與結構工程比較,結構工程面臨的是混凝土、鋼材等人工制造的材料,材質相對均勻,材料和結構都是工程師自己選定或設計的,可控的。計算條件十分明確,因而建立在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基礎上的計算是可信的。
綜合判斷的成敗,關鍵在于對地質條件的判斷是否正確。既然巖土體是地質歷史長期演化的產物,研究其規(guī)律性,對關鍵性的問題進行預測和判斷,就只能靠工程地質專家了。譬如要建造一條隧道,沒有工程地質專家?guī)椭聊竟こ處熤荒堋巴脚d嘆”。即使進行了鉆探,面對一大串巖芯、土木工程師雖然能夠辨別哪一段硬,哪一段軟,哪一段完整,哪一段破碎,但難以建立整體概念,“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而有經驗的工程地質專家,通過地面地質調查,就可大致判斷地下地質構造的輪廊,就可預測建造隧道時可能發(fā)生哪些工程地質問題。再根據(jù)需要,采用物探、鉆探、洞探等手段,由粗而細,由淺而深,構造出工程地質模型,明確哪些地段條件簡單,哪些地段條件復雜,哪些地段可能冒頂,哪些地段可能突水。沒有深厚的地質基礎,哪能識別斷層的存在,軟夾層的空間分布,哪能搞清結構面的優(yōu)勢方向,地下水的賦存和運動規(guī)律, 哪能說清巖溶、膨脹巖,初始地應力對工程的影響等等。可以說,在地質條件復雜的地區(qū),巖土工程師離開了工程地質專家將寸步難行。譬如醫(yī)療、工程地質專家的任務是協(xié)助醫(yī)生對病情做出正確的診斷,并提出治療的建議。診斷是否正確是治療能否成功的關鍵,這是人所共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