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數學學習經驗分享
發布者:網上發布
??考研數學學習經驗:技巧多不如基礎扎實,很多人都抱著僥幸心理喜歡走捷徑,甚至很多考研er在備考中都有這樣的心理,數學太難,總是搞不懂,就學了很多技巧,想走捷徑。不可否認技巧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是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技巧再多,不如基礎扎實。
??作為想考研的學生來說,首先,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前,我們一定要考慮清楚,是自己真的想考研,還是屬于被考研。如果決定了,那么不管后期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要頂住壓力,不要輕易放棄。心理戰也好,知識戰也罷,能堅持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今天,我主要結合一下自己的考研路來說一下考研數學的學習方法。
??在數學這門學科上,個人覺得,考研的題目,必定是書本上面知識點的結合和延伸,所以,對于數學而言,個人建議首先要把課本上面的基礎概念,基礎題型吃透,再循序漸進,做復習全書,做真題,沖刺卷等。不能急于求成,有的同學一開始就做復習全書,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任何一門考試,考題難度程度都是成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入學考試也不例外。重點還是在基礎,如果你基礎足夠扎實,適當的變形一定也難不倒你!
??首先,需要的就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學習,老師課堂上講的一定要吃透,回去之后,看教科書,從頭到尾,仔仔細細,一定記住一點:任何參考書都權威不過教科書。在所有書中,沒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一說,教科書就是老大!
??另外,課后習題一定要做,很多考研真題都是從課后習題變型而來的。不要小瞧課后習題,覺得那些自己都會做,不信你試試,每章課后習題從頭到尾一步不落的做一遍,你會發現,連課后習題你都做不出來。有些同類型的題,可以挑選平時上課老師留做的作業題。(這里必須強調一下,對于基礎特別好的同學,教科書這一步其實可以適當的省略,只看一下自己相對薄弱的地方)
??大概看完兩邊教科書后,可以買一本復習書,我當時用的是李永樂的復習全書,感覺還好,另外市面上還有陳文燈的,相信大家都見過,這里想說的是陳文燈的書思路比較活,一道題的方法比較多,它是建立在熟練掌握各個知識點的前提下的,何況天下體型那么多,不可能全部做會,只能是鞭長莫及。不過每個人思路和適合的方法不同,還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購買。另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你買了某一個人的書,之后再買相關書籍,就買這一個系列的,不要買了這個人的復習全書,又買那個人的習題集,這樣對于你個人復習很沒有好處。下面我以復習全書為例,說一下我當時復習的順序和方法:
??第*遍,看復習全書時的心情是崩潰的,因為畢竟扔了那么長時間的數學,很多東西都忘記了,好多名詞聽起來很陌生。但是,我沒有放棄,可怕的不是學習,而是沒有目標,當你明確自己的目標之后,剩下的就是努力。第*遍看全書,我有很多不會的地方,我都做了標記,上面的例題我也大多是看解析。一遍下來,對之前所學的知識也大多撿了起來(復習全書有一個特點就是每張最后有練習題,第*遍看書時這個習題我是沒做的,到了第二遍才做)。
??第二遍,仍然有好多不會,繼續崩潰,但是不氣餒!第二遍幾乎還是看著解析做下來的,可是當我第二遍看完的時候,我驚奇的發現,不會做的題少了好多好多!之前第*遍做記號的題到了第二遍時已經有好大一部分被我打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