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訓練必不可少的環節—跳繩
發布者:網上發布
跳繩是泰拳訓練必不可少的環節,加強泰拳手肌肉訓練和身體協調力
泰拳訓練減肥效果非常好,跳繩它既能減少腿部和臀部的贅肉,合著泰拳音樂動感節奏的跳動,也是一種富有樂趣的全身協調有氧運動。跳繩讓全身肌肉勻稱有力,跳動與呼吸的配合會讓你的呼吸系統、心臟、心血管系統得到充分的鍛煉。跳繩運動是泰拳手必須長期堅持的訓練內容之一,雖然形式簡約,但效果很好。從很早起,跳繩就已經是泰拳、拳擊、搏擊等拳手常用的訓練方法了。
超級拳王曼尼.帕奎奧進行跳繩訓練
練泰拳跳繩注意事項:
1、職業泰拳手通常在長跑后進行長達20~30分鐘的跳繩訓練,加強了小腿的暴發力,使泰拳步法游動更自由靈活。泰拳新手進行跳繩訓練前先讓足部、腿部、腕部、踝部作些準備活動,防止拉傷與扭傷;跳繩后則可作些放松活動,讓手臂與小腿肌肉得到調整以應合后續的泰拳技術與泰拳打靶、泰拳對抗等訓練。
2、泰拳新手在使用泰式跳繩(手柄與塑料管組合)進行跳繩訓練時,繩子不宜過長(如何新泰拳跳繩比較長可以打數個節來減長,通常雙腳踩跳繩雙手持跳繩手柄至腰部或肩部偏下一點即可)。
3、泰拳跳繩者應赤腳在軟硬適度的訓練墊上跳繩訓練,避免腳踝受傷,減少對關節和大腦的沖擊力,以免損傷關節,并易引起頭昏;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穿運動鞋(有彈性類似軟硬適度的訓練墊)在平坦的硬地上練習,緩沖減震。
4、泰拳跳繩時應該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這樣可以緩解沖力,減少對軟組織的損傷以及對踝骨的震動與傷害,切記不要用全腳掌或腳跟著地,這會使腦部受到震蕩。跳繩的同時也可以單腳起跳另一腿作彈腿放松交替練習,這樣放松了小腿肌肉和膝關節;也可以腳尖著地和腳跟點地來協調,防止扭傷。
5、泰拳新手若身體較重,首先,宜采用雙腳同時起落:不要單腳跳,上躍也不要太高,否則全身重量壓在一只腳上,很容易損傷膝蓋和踝關節,要盡量選擇雙腳同時落地或跑步跳的方式;其次,跳繩時間不宜過長,跳2—3分鐘就要休息一下。
練泰拳跳繩作用:
1、跳繩可加強肌肉訓練
研究和實踐表明,跳繩可以鍛煉到泰拳手需要鍛煉的各處肌肉,包括手臂、肩膀、腰部、腿部,在進行跳繩運動時,全身都會動起來,該鍛煉的地方都不會落下,而且他有助于增強泰拳手的心肺功能。
2、跳繩鍛煉身體協調能力
跳繩不僅是肌肉訓練,更重要的是跳繩時手腿并用作各種花式的跳繩運動可以鍛煉身體協調能力。跳繩時大腦、眼睛、雙腿和雙臂都需要協調運作,才能讓繩子在身體周圍任意飛舞。跳得越快對協調能力要求越高,特別是泰拳手沖刺性的雙飛跳繩。跳繩可以讓泰拳手變得身輕腳健、使步法游動簡上添花。
3、跳繩有助于減肥
跳繩的減肥作用是十分顯著的,職業泰拳手在比賽前降體重采用了跑步與跳繩相結合的方式,跳繩每半個小時可以消耗四百卡熱量。它可以結實全身肌肉,消除臀部和大腿的多余脂肪,使形體更加健美,身手更加敏捷。跳繩對心臟機能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它可以讓血液獲得更多的氧氣,使心血管系統保持強壯和健康。此外跳繩時的全身運動以及手握繩對拇指穴位的刺激,會大大增強腦細胞的活力,因此跳繩也是健腦不錯的選擇。